動脈血氣采集的注意事項有哪些?
血氣分析對于患者的病因識別、早期評估、療效分析等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。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指出,一個錯誤的血氣分析結果遠比不檢測的后果更為嚴重。而影響一個血氣分析結果準確性的因素有很多,任何一個環節的偏差都有可能導致結果的不準確。
(1)患者方面
患者由于取樣時存在懼怕、緊張等情緒,可能會導致過度通氣,PaCO2降低,所以取樣前應對患者進行宣教解釋,減輕患者的緊張情緒,使患者在取樣時保持平靜的狀態,在采血前至少休息15分鐘。患者的體溫以及吸氧情況也會影響血氣結果,應在檢測時輸入患者的實際體溫及吸氧濃度。部分白細胞或血小板異常升高的患者(如白血病或血小板增多癥)會消耗大量的氧,可能會導致“假性低氧血癥”,應注意區分。采血通常選擇橈動脈作為穿刺點,因其較為淺表且容易觸及和固定,遠離大靜脈,可更有效地避免抽取時血液混有靜脈血,但股動脈、肱動脈、足背動脈均可作為采樣部位,采血后要注意按壓,以防出血或形成血腫。
(2)標本方面
目前有專門的動脈血氣針,無須另行準備肝素。而使用普通的塑料注射器采集標本前需被肝素化,用2mL注射器抽取0.2mL肝素(1mL=100U),將注射器充分濕潤后將其全部推出,減少肝素的稀釋作用。如果注射器中的動脈血混有氣泡,則會影響血氣分析結果,導致PaO2和PaCO2值發生變化。動脈血采集后應在30分鐘內盡快送檢,否則應保存在0~4℃的環境下,檢測時應充分搖勻標本,若60分鐘內仍未檢測,則該標本應被丟棄。
(3)檢測方面
標本進行檢測前需再次進行混勻,除了置于掌心水平混勻外也需上下混勻。
上機前將標本前端的血排出1~2滴,防止微血栓對檢測的影響。血氣機應按照廠家要求定時定標、定期維護,以防檢測時出現故障,保證結果的準確性(表1-7)。
返回列表